美学心得(第一百七十六集) 罗国正888zhwcl(2017/6/8 14:11:34) 点击:
53143 回复:
0 IP:
119.* * * 美学心得(第一百七十六集)
罗国正
(2017年5月)
2593、社会的审美判断在频繁地急剧变化,这反映出五种基本的情况:一、社会在迅速地发展;二、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造假现象,同时又有很多人在揭露真相;三、很多人没有了坚定的信仰,也必然没有了稳定的审美标准;四、信息、资讯传递速度迅猛加快;五、新发现、发明增多,打破了原有的想法和观念。五种情况,只要出现一种,人们都容易浮躁,如果五种情况都强大地存在着,很多人就会像疯了一样,这时,信仰、定力,对于个人,对于社会来说,已到了刻不容缓的事了。
2594、人类诞生之前,在我们星球上,不存在什么精神空虚的问题。所以,每个阶段的时空,是用人类的活动来充实其精神的空虚。由此,我们人类自己对每个阶段时空的自己精神境界作出审美判断。大自然的“道”与人类的“道”既有相通之处,也有很多不同之处。大自然的“道”是时空、物质、运动、生与灭、绝对变化与相对稳定,大自然无所谓的利与害、得与失、美与丑、功与过、爱与恨、合理或不合理等等等等,一切都是自然地发生、自然地消失,永不停息地运动、发展。而人类的道(人道),一方面要感悟大自然的“道”,另一方面又以自己为中心、为出发点,确立出自己的“道”,有利害关系,要趋吉避凶,要明白得与失,要知道功与过,要分出美与丑,要懂得荣与辱,要领悟爱和恨,要弄清理智和感情的关系,要掌握本能与自觉的界线,要学会进与退的分寸,要处理记忆与遗忘的发生,要有很多事情的继承和发展,要既保持身心的健康、长久,同时又不能象其它自然物那样,又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和崇高的美学境界,等等等等。所以,人一出生,从学习、感悟自然的道到领会“人道”,忙得不亦乐乎!这个过程,其实是每个人将自己的物质实体的精神空虚,变为精神充实的过程,以人身为“器”,使自然的“器”,成为充满精神内涵的“器”,高境界者则达到了与自然的“道”和“人道”融为一体,简称为“道体”。所谓“得道者”,就是这些人悟到了道,并践行,有益于自己和他人,乐于和善于用自然之“道”服务于“人道”,并乐于和善于在人间彰显“人道”,这样的生命已达到人与道合一,其生命体已成“道体”,这些人的思想、言行和身体本身的一切显现,都是道的表现。这是一种很高境界的美,崇高的人格美。道已入器,或道已成器,器必彰道。器是道的载体,道是器的灵魂。道器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道把器提升,器借道以形力。而利用自然之“道”,来反对“人道”者,属于“黑道”,有人甚至称为“无道”,这是“邪恶”,是丑,是丧失了人格的丑。为人应爱美而避丑。
2595、入世争者,常对“平衡”进行这样的安排或努力,以便于开展工作,他们将上、中、下,左、中、右,内、外等等的平衡力量分好类,把事物、把各种人向不同的方位归类。他们也将自己和自己的思想、言行、力量向着某一个方向侧重,并归类。这样,用来确定自己的性质,来判断自己的朋友、敌人和争取的力量。也为了争取在平衡中的主动权、灵活性,而侧重于一面,如矛与盾是平衡的双方,但往往是先有矛,后有盾,矛是主动一方,盾是被动一方,就侧重矛一面。也有主张后发制人的,则侧重盾一面。同时,也以此的表现,让外界来确定他们的性质,喜爱这性质的就入群;不喜欢的就会离开。现实社会很多地方、很多行业常处于这样的状况。但很多人不懂得这方面的审美,尤其是很多年青人是如此。不少人在“左”的方面工作,又为“右”的方面谋利;处在“上”的境界,却说出赞美“下”的话等等;有些人则以为方方面面都不站过去,我方方面面都不得罪,结果,往往是方方面面都得罪了,或方方面面都不知道他是什么人,方方面面都不收留他,搞到自己很潦倒,连生存都很困难。其实,要当“隐士”,是要一定的生存基础的。世间能真隐有几人?往往是可隐,孰不可隐,难忍其隐。入世谋利,能方方面面都不站进去吗?为了信仰或利益,你能不站进去吗?人们不妨看看很多出世名人的传记就知道,在清静之地,也有很多极其残酷的龙争虎斗故事。看看各个宗教史,人们就知道里面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了。所以,很多人由于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,不知该站在哪一边,不知走哪一条路线,不知什么是友、什么是敌,不知什么是美、什么是丑,自然就会在言行上逻辑错乱,遇到困难时,象“急病乱求医”,没有亲友帮忙,没有团队帮忙,到老一无所获。这些,从美学的角度来看,是涉及一个人入世行事的审美判断问题,其中是对“平衡”和“侧重”的判断,也是人生取什么点、线、面和目标的“平衡”与“侧重”的问题。这些问题,应在青少年时就有较清醒的认识,如果到老了,才明白,很多机会就错过了。如果不在青少年时,有了正确的选择,在一生中把理想、目标、路线变来变去,这样就会大量地耗费时间、精力、感情、财力、物力。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了,这是非常可悲的!
2596、钱谦益的美学思想,很有代表性地反映出明清之际文人和官员们的思想情感。也启发人们对古往今来世界各国在政权更迭中文人的表现的理解。通过对钱谦益的生平和文稿的研究,人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的感悟。中国历史常出现城头变换大王旗的现象,这时,人性中的光辉和致命弱点常暴露无遗。
钱谦益这类现象,也涉及到学术界有三种长期争论不休的观点:一、认为个人的道德、政治行为、生活习惯、人格与个人的学术思想、审美观点、艺术创作无关;二、认为个人的道德、政治行为、生活习惯、人格与个人的学术思想、审美观点、艺术创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;三、认为个人的道德、政治行为、生活习惯、人格与个人的学术思想、审美观点、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,既有联系又有区别。当今,不少文学、艺术家们相聚时,还是围绕着这类现象争论,各执一词,难分高下,谁也不服谁。我认为,这类现象还可以这样理解,你是对某个文学、艺术家某一个特定的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呢?或是对他一个特定阶段的作品和为人进行审美评价呢?还是对他全部作品和他的为人进行总体上的审美评价呢?确定这一点,对审美评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从一般意义来说,一个影响较大的文学、艺术家,应该是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蕴釀、成长、成熟的发展过程,在其一生的过程中,会产生不同阶段、不同时期的、大量的,可以让人审美评价的文本、作品、言行。如果这些作为审美的对象,你若着意地选出其中一个文本或作品或其他的具体审美对象,来证明这个文学、艺术家在完成这个审美对象时,创作主体的学术思想、审美观点、艺术创作与创作主体的个人道德、政治行为、生活习惯、人格毫无关系,我以为,也是有机会找得到的。但是,我特别强调地说,这是非常个别的、偶然的现象,这不能作为总的评价,或者说,不能作为对创作主体作出整体的定性评价。如果将绝大多数有较大影响、并有丰富作品的文学、艺术家的一生作为整体来研究,并将他们及他们的作品进行总体的审美评价,可以肯定地说,人们就会发现他们在不同的经历、感悟、阶段中的作品和言行的变化,同时又发现他们的个人道德、政治行为、生活习惯、人格是与他们的学术思想、审美观点、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哪么,有没有极其个别的文学、艺术家例外呢?世界这么大,历史这么悠久,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例外,而且这种例外,在理论上也是可以成立的。但这种例外,既不能代表,也不能反映出文学、艺术家的总体现实存在、作为一种历史性现象的本质特性、作为文学、艺术创作、发展的普遍规律。如果我以上的观点是正确的,那么,自然就可以推断出这样的结论:文学、艺术家们总体上是个人的道德、政治行为、生活习惯、人格是与学术思想、审美观点、艺术创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同时,人们也得承认,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个别的、例外的现象,这是在特定的条件和创作主体特定的状态下,有意或无意的脱轨现象或产生超越的现象。人们应辩证地看待前者与后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,既有密不可分的特性,又有偶然失联或偶然超越的可能性。这些都不是空话,而是可以在历史上,现实中找到实例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类美学现象,我们可以将钱谦益作为实例来研究,下面请大家关注一下这位明清之际的文学家的简历:钱谦益是万历期间的进士,在明朝当过礼部侍郎、礼部尚书。清兵南下,他变节迎降,在清朝官至秘书院学士,兼礼部侍郎,很快他又辞去清朝的官职归故里。他曾与瞿式耜,郑成功的抗清武装力量有过联系。他著有《初学集》、《有学集》、《投笔集》等。还编了《列朝诗集》。他对明末时期东南的文坛有较大的影响,同时也反映清初文人矛盾、复杂的思想和情绪。
钱谦益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:
(1)他说:“今之名能诗者,庀材惟恐其不博,取境惟恐其不变,引声度律惟恐其不谐美,骈枝斗叶惟恐其不妙丽,诗人之能事可谓尽矣。”“固已薄而不美,索然无馀味矣。”他在总结文坛潮流兴替、派系起落的美学思想变化的状况上,提出了“反经”、“循本”的重要主张。
(2)他认为文章是“天地之元气”,“忠臣志士之文章与日月争光,与天地俱磨灭”。“文章者,天地变化之所为也,天地变化与人心之精华交相击发,而文章之变化不可胜穷。”“文章者,天地英淑之气与人之灵心结轖而成者也。”
(3)他认为诗是“萌坼于灵心,蜇启于世运,而茁长于学问。”诗是“天地间的香气。”“诗之品第,略与香等”。
我感觉钱谦益的美学观点,正确的部分,很多已被他的前人讲过了,另一部分他企图竭力创新,但力不从心,又要故弄玄虚,有欺世盗名之嫌。就这么点本事,居然可以名播于东南文坛,也可见当时不少的文人是什么的状况了。
纵观中外不少文学、艺术家,常处在理想与现实、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、功名利禄与修德养生、身家性命与正气道义、千秋大业与及时行乐等等之间,矛盾重重,总是想熊掌与鱼肉兼得,结果变成了双重人格,或是分裂的人格,搞到自己疲惫不堪,顾此失彼。历代,人海如潮过,出一个顶天立地、光芒四射、可照万代的伟大艺术家真不容易。能有缘一见者,福分不浅啊!
(待续)
(本集责任编辑:严建中 詹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