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对真、善、美的感受和修行次序 (罗国正)qaz000(2016/10/22 12:31:55) 点击:
56678 回复:
0 IP:
183.* * *
论对真、善、美的感受和修行次序
罗国正
(2016年9月15日 中秋节)
真、善、美作为人类的三大知识体系,影响非常广阔和长远。对真、善、美这种习惯了的排列说法,非常符合哲学家的趣味。但在慈善家和美学家、艺术家心中的排列就不一定是这样了。由于三大知识体系内容非常庞大,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论、认识论、正确的感受和修行次序,将耗费很多人的时间、精力和财物。但到目前为止,我还未发现有任何著作、资料、信息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解答这方面的感受和修行的次序问题。很多伟大的哲学家、美学家、艺术家、或思想家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,人们还可以从他们的专著里发现他们在这方面次序的混乱。并误导了一代又一代人,可见提出和解答这个问题的迫切性。
当然,由于每个人的际遇、职业和工作需要、以至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有所不同,这也自然影响到对真、善、美的其中一个方面特别侧重。但这都不应影响和干扰人们对它们的次序研究,并提出合理的结论。只有这样,才避免由于次序的混乱,而引起思想的混乱、甚至是行为的混乱,同时,也避免很多人由于走了很长的弯路,以至使人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入更全面、更高境界的追求。所以,清晰、合理地解答这问题,是具有重要意义的。下面让我来解答这问题。
为了本文更有逻辑层次地推进,先讲具有常识性的两条对很多方面的感受和修行都有用的次序,这当然也包括对真、善、美的感受和修行,然后,再专门论述真、善、美的感受和修行的次序。
第一条常识性的感受和修行的次序:感觉、注重、体验和学习、认识和掌握,然后将已认识和掌握到的进行修行。大致是这样,不同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可作一些细节上的修改或增减。
第二条常识性的感受和修行的次序:感觉、学习、体验、认识、把握大量具体的个别事物,理解了“个别性”;再善于将大量的具体个别事物,合理地进行分门别类,分出条条块块,从而认识事物的“特殊性”;在认识“个别性”、“特殊性”的基础上,再向前分析、归纳、抽象,以达到把握事物共有的本质,从全局、总体的高度进入认识事物的“普遍性”。弄通了物理人情,人生就按这悟到的“道”去修行。这里要强调注意的两个地方,一是具体事物、“个别性”是基础,是前提,没有“个别性”,就不存在“特殊性”和“普遍性”。所有对“特殊性”和“普遍性”的认识和修行,如果是正确的,都必然在众多、或绝大多数的“个别性”上有所体现和落实。否则,就是“空想”或“空话”。二是个别性、特殊性、普遍性三者是有机辩证统一的,但不少大哲学家,只注重特殊性和普遍性,没有认真对待个别性的研究,甚至忽略了个别性。其实,每一具体的事物(个别性)里,已存在着特殊性和普遍性。例如:一个小孩(个别性),他又是学生(特殊性),他也是人(普遍性)。又如:一个伟人(个别性),他是政治家(特殊性),他代表了一个时代,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力量(普遍性),他的逝世,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。如果他被暴徒暗杀,就不是简单地定为只是结束一个自然人的生命,一个一般的刑事案这么简单,而是带来一系列的问题。在这伟人身上,充分地反映出个别性、特殊性、普遍性的有机辩证统一。很多科学家、文化巨人、艺术家等的生命也可以如此理解。所以,人们要重视“个别性”的研究。
以上两条常识性的感受和修行的次序,也肯定是适合人们对真、善、美的感受和修行的次序。下面我专门论述真、善、美的感受和修行次序。
生命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进化和发展,能存活下来的生命都本能地存在着趋吉避凶的反应。没有这种反应或这种反应达不到避免恶劣环境的扼杀者,就自然会被淘汰、被灭绝。只有适者可存活,并向前发展。能趋吉避凶的生命,已具有了“本能审美”的萌芽,已有本能地趋向“生趣”的状态。生命的这种萌芽和状态,已初步具有对环境(包括水源、水质、空气质量、温度、生物链状况、食物来源、生息地安全等等的本能选择)、同种同类与不同种类的分辨、选择、追求与回避,动物自己家族成员的天然分工、保护和一致对外,繁衍后代、本能地对入侵者的防御、拒绝或战斗等等。这些都明显地具有审美判断的萌芽。这也给人类高级的审美活动带来了非常多的很好的启示。在存活和发展的生命里,有的发展到较为高级阶段的生命,已具有一定的智能和感情,如狗、马、牛、猩猩、海豚、一些鸟类等等。在这些生命中明显已有一定的美感存在。如一些鸟类在择偶时,要表现自己的羽毛美丽,在筑巢时对自己的巢进行一定的装饰等等。人类则是我们星球上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生命,不但具有本能审美的能力,还可以自觉地进行审美,审美内容之丰富、层次之高,是其它生命无法比拟的。从以上的论述中,我为的是说明两个重要问题:一、生命的本能感觉、反应和自觉的认知活动,其中一个非常主要的部分是从对美的感觉开始的,经常地本能或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。二、生命通过无数岁月的进化,形成的先天生理结构,并由这先天结构引起的本能反应,是趋吉避凶,朝着有“生趣”即美感走去,回避“了无生趣”即丑感的。人类则既本能是这样,又自觉地是这样。所以,人们感受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的第一步应先从“美”开始,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如果不是从“美”开始,则舍弃了先天的有利条件,不利于生命的本能和习惯反应,进入舍易求难、舍近求远,则事倍而功半。
将“美”作为感受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的第一步,刚好与人类的认识是从具体的、个别的、直接的、形象的事物开始相吻合。美是一种感觉,人类的认识是先从感觉具体的、个别的事物开始。审美总是首先要面对具体的、个别的、直接的、形象的事物进行的。所以,审美与个别性有着天然的联系。审美是认知个别性的最好方法之一。人们对事物进行审美,常常表现出如下的特点:个别性、直接性、形象性、立体性、动态性、体验性、随机性、即兴性、选择性、实时性、即时性、适时性等,这都说明审美活动与人类认识活动要先从“个别性”层面开始是相一致的。人们也只有大量地接触具体的事物、大量地对具体事物进行了审美判断,才能积累到坚实的知识基础,才不会思考问题时心中无物,才不容易出现空中楼阁的幻想,把自己的言行脱离实际。
人们可能不禁要问,难道这审美的过程、认识具体事物的过程、理解“个别性”的过程,不是一个“求“真”的过程吗?为什么要将“美”的次序放在第一位,而不是将“真”排在第一位呢?回答这个问题非常重要,这是解决“真、善、美”感受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次序的一个关键问题。我的根据和理由如下:
审美是由感觉层面发展到感情层面。求真则由感觉层面,还常借助审美的感觉发展到理性层面。大量的审美活动、审美主体产生的美感可在接触具体的事物上完成。不少的审美就在感觉到了,就完成了。而且这类事情是经常发生的,频率很高,常处在“个别性的层面”上。而求真活动,为的是寻找到真理,要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,常常不能只是从感觉的层面上做到这事,而是要复杂的逻辑分析、推理、归纳,由个别性层面向特殊性层面分析、推理、归纳、抽象后,再向普遍性层面进行逻辑分析、推理、归纳、抽象,以求把握到事物的的本质、规律、原理、原则、法则、真相等,能实现这一步,并能经得住时间、实践的检验,反复证明是正确的,才可谓是“真理”。但历史的经验反复地告诉我们,过去很多被人们视为“真理”的东西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和人们不断实践的检验,今天已证明是谬误了。或很多所谓的真理,是具有相对性,或具有争议性。另一方面,人类发展到今天,很多理性的、逻辑的、求真的运作,可以通过大型电子计算机来代替完成,而人类的情感是无法由计算机所取代。丰富的情感、美感是人性的主要光环。审美的感觉、感情是人这审美主体内直接的反应,从根本上讲,审美主体的感觉活动,尽管常借助外在的客体来起作用(当然,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,可以完全不借助客体,审美主体自身可以完成),但归根结蒂,审美主体是具有根本性、决定性作用。也是审美主体的自我领悟过程。其他的主体和客体是无可替代的。求真常常是主体对客体的逐步认识,这种认识既可内化为主体的内涵,也可以作为成果外化为知识客体(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论著等等),让其他主体分享。但这个过程,也经常可以由其他主体去完成,有不少也可以通过其它客体来完成(如电子计算机)。每一个阶段的求真结果,常常只能代表着这阶段的最高水平,又常常被后一阶段的求真结果所取代。加上求真的面非常广大,可以涉及到世间、宇宙间一切事物,涉及到一切领域,是永无止境的事业,如果将其放在第一位,让人完全迷上,足可以令美和善都无暇顾及,这样也使人忘记了求真的宗旨和目的。这就是说,求真不断在路上,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中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,不管求真的过程和结果的应用效果,最终点的落实还是在人的感觉上,实现人能得到美感才算完成。这也说明了美感是求真的一个主要的目的。所以,感受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要将“美”排在第一位,将“真”排在第二位,更为合理。
可能有不少人认为,“善”是最重要的。可是,为什么将“善”安排在感受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的第三位呢?其实,这种安排不是由人的偏爱所决定的,而是由人的认识规律、行为规律和客观现实所决定的。这种安排的主要根据和理由如下:
一、虽然生命的本能已存在着“善”的倾向,也存在着“善”的行为,但同样也存在着“恶”的倾向和行为,人要高度自觉行“善”,是一个非常漫长的修炼过程,才有一部分人能做得到,现实告诉我们,很多人是难以企及这境界。
二、“善”的层次、种类非常之多,人最终要选择哪一种类、哪一层次对“善”进行认知、修行?人最终的能耐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只能选择哪一种、哪一层的“善”进行认知、修行,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确定的,这时的关键问题是有向“善”的意愿。当认知、修行的主体已对“美”和“真”有了一定的把握后,就更容易判断和确定自己选择哪种“善”、哪个层次的“善”进行认知、修行。
三、在现实中很多好人和坏人都拿着“善”的招牌,各种派系、集团都在高举着“善”的大旗,大家都知道“仁者无敌”的道理,但真心实意地行“善”、并最终能取得“善”的结果是谁呢?真是鱼目混珠、龙蛇混杂,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度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对大量真理的把握,是无法分清真与假。
四、“善”既是一种信仰,同时又是践行,这种践行一方面是对自己而言,另一方面是对他人、对社会而言。行“善”不单是一种意念,还需要很多本领的。如果一个人对“美”和“真”都未能修行到位,有本事行善吗?只能有心无力,甚至是好心办坏事。
根据以上四方面的理由,安排“善”在感受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的第三位是正确的。
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,人们千万不能机械地、死板地理解以上“顺序”的理论模型,而是应灵活辩证地运用。其实,真、善、美三者是互为补充、互相促进、相辅相成的一体。常常是在学习、修行“美”的功课时,又要学习、修行“真”和“善”的功课来补充。在学习、修行“美”时,也会有“悟真”、“悟善”的现象。在学习、修行“真”时,也会有“悟美”、“悟善”的事情发生,又常需要学习“美”和“善”来辅助。在学习、修行“善”时,常常也提高自己“美”和“真”的境界,也须要学习“真”和“美”来更好探索“善”。而且对具体学习、修行的人来讲,由于各种际遇不同,或因工作或其它需要,或特定现实条件的限制下,会导致在实际的学习、修行中次序和侧重点有所变化。我以上所讲的“顺序”只是按自然的、总的态势的、理想的“顺序”。当然有条件按这“理想的顺序模式”进行,将会节约很多的时间、精力和资源,而且更容易、更快、更好、更准地把握到“真、善、美”。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时候本来不存在着客观条件的制约,而是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“顺序”问题,盲目地安排次序,这样造成影响人数之多、损失之大难以估量。
常言道:万事起头难。从以上的论述中,人们都知道感觉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的第一位是“美”,所以,每个人、每个家庭、每所学校、以至整个社会都应高度重视“美育”,并能每个人从小就能得到美育熏陶。让更多人有条件更好地、系统地学习美学知识、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。让更多人有较强的审美判断力。这样,人们领悟“真”和“善”的速度和质量也会大大提高。同时,社会应提供更好的条件给人们“悟真”和“行善”。这样,真、善、美的正能量必然提升,假、丑、恶的现象自然会减少。
真、善、美既是人类最崇高而伟大的理念。又是人们在现实中不断努力领悟、修行的博大内容,也是人要修成完美人格的必修课,还是人类公认的、最重要的价值标准、审美标准。同时又是人类三大的知识体系。当然,不同的人、不同的专业、不同的精神信仰、不同的利益集团,或在不同时间和现实操作中,会将真、善、美放到不同的最重要的位置上,但站在认识论、方法论、人的先天结构和自然反应和绝大多数人的角度来看,确实是存在着对三者有一个感觉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的合理顺序问题。我在此提出这样的见解,目的是愿更多的人能有足够的时间、精神修到真、善、美于一体,但愿世界是一个真、善、美的世界!可能会有人认为,这只不过是充满理想主义、带有艺术创作成份的良好愿望,在现实中是无法找得到的。但我却不是这样理解,虽然现实世界是充满着真与假、善与恶、美与丑并存,但当人们已进入了类本质的觉醒时,现实的物质条件、科技条件、教育条件、社会环境等等,已可以完全支撑起人们对真、善、美的感觉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作出不懈努力时,每个社会成员、家庭、群体都本能和自觉地存真去假、从善除恶、乐美弃丑时,这样的日子就会到来了,这是快乐幸福的人生,这是美满的社会,何乐而不为呢?事实上,在当今的世界里和一部分人之中,确实是可以找到基本实现这种境界的例子,这也证明了我所讲的不是梦幻,而是具有可操作性的。当一个人,或一个家庭、或一个群体进入这种境界时,他们所得的“真”里面包含着“善”和“美”,他们所得的“善”里面包含着“真”和“美”,他们所得的“美”里面已包含着“真”和“善”,真、善、美在他们的人格中,在他们的生活、工作、学习里,在他们的环境里已溶为一体。从横向面看,这种真、善、美的正能量逐步地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;从纵向面看,人类继续沿着宇宙生命发展规律进化而发展,在茫茫的宇宙中不断地向着真、善、美的最高境界接近,以人–机合一的方式来实现天人合一,实现生命的宇宙大美,并努力在时空中逐步地最大限度地发展、扩大这种宇宙大美。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伟大事业,从而体现出人类自由和创造的意志、永不歇息的动力和伟大的目标、崇高的理想。由此可知,人类对真、善、美的感觉、学习和体验、认识、修行,也是永无止境的,但能按合理的顺序进行,则效果更佳。
(选自罗国正著的《美学心得》第一百六十九集 第2559条)